钢铁行业2025年现状及未来趋势深度分析 - 报告精读 - 未来智库

  • 来源:其他
  • 发布时间:2024/12/09
  • 浏览次数:1185
  • 举报

相关深度报告REPORTS

钢铁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报告:供给预期收缩,需求有望企稳.pdf

钢铁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报告:供给预期收缩,需求有望企稳。供给端:我国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,钢铁产品结构调整及节能降碳改造。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:到2025年底,钢铁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%,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,全国80%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目标,预计行业供给有望持续收紧。需求端:国内钢铁总需求小幅下降,随着房地产用钢需求持续下滑,需求发生结构性调整,由于长材直接用于房地产建设,而板材更多用于工业制造业,整体呈现长材需求显著下滑,板材需求持稳向好的局面,制造业中,造船、汽车、家电等需求较为乐观。成本端:铁矿石:三大矿山的铁矿石总体供应量表现较...

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,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。随着全球经济的波动和国内政策的调整,钢铁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。本文将基于华龙证券研究所发布的《钢铁行业2025年度投资策略报告》,深入分析钢铁行业的现状,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。

一、供给端的调控与结构调整

供给收缩与产能优化

近年来,我国钢铁行业供给端经历了显著的调控。根据报告,我国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,钢铁产品结构调整及节能降碳改造。《2024—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》提出,到2025年底,钢铁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%,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,全国80%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目标。这些措施预示着行业供给有望持续收紧,同时也推动了产能结构的优化。

产能利用率的变化

报告中提到,247家钢铁企业高炉及电弧炉整体产能利用率同比降幅较为明显,主要由于成品材价格下跌,生产利润下降、原材料成本较高等因素导致缺乏生产优势。这一变化反映了市场对钢铁产能的调整需求,以及对环保和能效要求的提升。

地区与全球产量对比

分地区来看,河北省粗钢产量同比降幅显著,而全球范围内,印度、巴西及亚洲其他地区粗钢产量增速较高。这一对比显示了全球钢铁产业的转移趋势,以及我国钢铁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变化。

二、需求端的结构性调整

房地产与工业制造需求分化

国内钢铁总需求小幅下降,随着房地产用钢需求持续下滑,需求发生结构性调整。长材直接用于房地产建设,而板材更多用于工业制造业,整体呈现长材需求显著下滑,板材需求持稳向好的局面。这一分化趋势反映了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,以及制造业的相对韧性。

制造业需求的乐观前景

制造业中,造船、汽车、家电等需求较为乐观。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助力楼市去库存、稳市场、提振信心,全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降幅从2024年2月连续7个月持续收窄,商品房销售面积连续9个月持续收窄,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完成额从2024年3月连续6个月持续收窄,说明地产新开工、销售及投资不同程度边际改善,地产企稳有望减缓建筑用钢需求的下降。

基建投资的企稳回升

2024年我国新增专项债发行速度较慢,基建投资整体呈下降趋势。然而,2024年11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后,预计2025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望企稳回升,这将对钢铁行业的需求产生积极影响。

三、成本端的波动与稳定

铁矿石市场的供需变化

铁矿石作为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料,其市场供需变化对钢铁行业成本影响显著。报告指出,三大矿山的铁矿石总体供应量表现较为平稳,但2025年三大矿山都有新项目投产计划,铁矿石产能将进一步提升,预计未来铁矿供应量也将同步增加。

双焦市场的供需平衡

焦炭价格及产能利用率均同比下降,焦煤钢厂库存保持低位,需求偏弱,供给宽松。这一供需平衡状态对钢铁行业的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。

废钢利用的增长潜力

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:到2025年底,废钢利用量目标达到3亿吨。随着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,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落地,废钢利用率有望提升。这一趋势有助于降低钢铁行业的原料成本,同时响应环保政策。

钢铁行业在2025年面临着供给端的调控与结构调整、需求端的结构性调整以及成本端的波动与稳定等多重挑战与机遇。供给端的收紧与产能优化,需求端的分化与制造业的相对韧性,以及成本端的供需变化,共同塑造了钢铁行业的未来趋势。在这一背景下,钢铁行业需要进一步优化产能结构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,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政策导向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(本文仅供参考,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。如需使用相关信息,请参阅报告原文。)